您现在的位置: 实验室首页 >> 开放交流 >> 学术交流 >> 第18届太平洋计算机图形学与应用国际会议Pacific Graphics’2010
第18届太平洋计算机图形学与应用国际会议Pacific Graphics’2010

  由环太平洋计算机图形学学者联合倡议,欧洲图形学(Eurographics)协办,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18届太平洋计算机图形学与应用国际会议(The 18th Pacific Conference on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于2010年9月25日~27日在浙江大学邵逸夫科学馆举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王宽诚基金的资助。
  1. 会议概况
  
太平洋计算机图形学与应用国际会议是一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系列国际会议。自1993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17届。近年来该学术会议的举办地点包括韩国济州岛(2009年)、日本东京(2008年)、美国夏威夷(2007年)、中国台北(2006年)、中国澳门(2005)、韩国首尔(2004)、加拿大阿尔伯特(2003)等。该会议的主旨是:把计算机图形学研究和相关应用联结起来,做到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统一。大会的交流语言是英语。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与仿真、虚拟现实、科学可视化与分析、计算机游戏、三维几何计算等及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交流的舞台。浙江大学CAD&CG 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已有二十周年,通过举办这次国际会议,加强了实验室与国际专家的交流,从而确立浙江大学在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也顺应浙江省把杭州打造为“动漫之都”的潮流。
  本次国际会议的参会人数为255人,其中外宾人数为45人,分别来自于美国、法国、德国、瑞士、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以色列、塞浦路斯等国家,中国(包括港台)代表分别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微软亚洲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滁州大学、湛江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青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中原大学等科研院所。上海张江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等来自业界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大会共同主席鲍虎军研究员主持,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美国康奈儿大学计算机系的Kavita Bala教授向大会简要汇报了大会论文的评审和录取情况。大会还邀请了3名国际知名的图形学教授做特邀报告,他们分别是图形学国际最顶级刊物《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主编、2004 年ACM Siggraph 杰出奖获得者、微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Hugues Hoppe博士,《Computer Graphics Forum》主编、《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编委、美国耶鲁大学的Holly Rushmeier 教授和印度理工学院的Niloy J. Mitra教授。会议设置了全体会议报告和墙报张贴(Poster),为与会者提供论文交流的平台。报告的内容包括:几何、图像/视频、获取、绘制、造型、动画、仿真、可视化和感知。
  参加会议的有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图形学专家,如2007年ACM Coons奖获得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Nelson Max教授,《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编委、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计算机系主任Daniel Cohen-Or教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Kwan-Liu Ma教授,基于内容的图像缩放的开拓者之一、以色列Efi Arazi大学计算机学院的Ariel Shamir教授,《Computer Graphics Forum》、《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s & Graphics》等刊物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D/CAM》主编、日本东京大学的Hiromasa Suzuki教授,《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和《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编委、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王文平教授,《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编委、2005年欧洲图形学年轻研究奖获得者法国Inria的Pierre Alliez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胡事民教授,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算机图形和可视化部主任Lawrence Rosenblum教授,韩国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的Myung-Soo Kim教授,台湾成功大学的李同益教授,台湾大学的陈炳宇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的Yoshinori Dobashi教授,日本广岛大学的Kazufumi Kaneda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Ju Tao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的Tai Chiew-Lan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深圳先进研究院的陈宝权教授,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童欣研究员等。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的谭建荣院士,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鲁文革研究员也出席了会议。
  2. 会议组织情况
  
本届会议的大会主席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计算机系主任、2005 年欧洲图形学杰出技术贡献奖获得者、Eurographics 前主席、《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编委Daniel Cohen-Or教授和浙江大学CAD&CG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主编、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鲍虎军研究员联合担任。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为《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编委、2005年欧洲图形学的年轻研究奖获得者法国Inria的Pierre Alliez研究员,《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编委、2007年美国NSF CAREER奖获得者、2005年Affinito-Stewart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儿大学计算机系的Kavita Bala教授和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编委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周昆教授。会议的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为浙江大学CAD&CG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金小刚研究员和张宏鑫副教授。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包括Leif Kobbelt、Hiromasa Suzuki、Tomoyuki Nishita、Wenping Wang、BainingGuo 等著名教授和学者。
  3. 稿件征集和录用情况
  
自PG2010会议征文发布以来,得到了国际上从事图形学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的热烈响应。截止到2010年4月30日,大会共收到国内外投稿180篇。经过92名大会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和21名非程序委员会专家的严格评审,共录用31篇大会报告正式论文,录用率仅为17.22%。录用的每篇论文至少由3名国际程序委员评审,并需要经过第二轮评审以确认作者已经根据第一轮的评审意见进行认真修改。31篇大会正式论文全部由国际著名学术刊物《Computer Graphics Forum》(SCI和EI双收录,2009年的影响因子为1.681)在2010 年第7期作为专辑刊登,论文的主题涉及几何处理、动画、绘制、图形/视频,反映了国际上图形学的最新研究进展。部分论文还包括电子补充材料和动画,欧洲图形学的会员可通过网站http://www.eg.org/EG/CGF/volume29/issue7访问。此外,会议还收录了15篇墙报(Poster)论文,Poster论文集由IEEE数字图书馆出版(EI收录)。
  4. 与会国内外著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向
  
在特邀报告环节,来自美国微软研究院的Hugues Hoppe博士介绍了超大规模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近年来,卫星数据的可视化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已广泛地被应用到谷歌、微软、百度等各大公司的信息服务平台当中,而传统的计算技术处理这些超大规模影像数据存在巨大的挑战和困难。Hoppe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微软公司在这一领域的重要进展,其演讲的重点是如何用out-of-core计算技术,借用multi-grid计算框架,实现不同分辨率的海量图像数据平滑过渡以及无缝融合。印度IIT Delhi的Niloy J. Mitra教授集中讨论了离散几何对称性以及几何计算领域的发展趋势。对称性和正则性是几何形状的重要属性,然而长久以来对于网格曲面数据的对称性分析非常困难和耗时。Mitra教授在最近几年的工作中,构造了巧妙的随机采样方法突破了这一计算瓶颈,并且由此导出了一系列新颖的应用计算方法。这些方法可应用于几何分析、CAD和几何重建等不同领域。可以看到,基于对称性和正则性的几何分析技术为几何计算技术打开了崭新的发展之门。耶鲁大学的Holly Rushmeier教授以表面材质建模的研究与发展为题,讨论了光照明模型与表面材质建模30年来的发展。其报告内容非常有启发性,指出了在计算图形学中,相对于几何建模技术的成熟发展,材质建模的还是存在许多的挑战和问题。Rushmeier教授特别分析了在未来,表面材质模型的创作、材质模型库的搜索、表面材质模型与几何模型的融合以及在制造、历史考古与生物进化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亟待突破。
  在大会分组报告方面,台湾清华大学的Yi-Ling Cheng介绍了基于二值方向树进行无法向点云数据的曲面重建;法国INRIA波尔多研究所的S. Boye提出了将最小二乘优化用于细分曲面生成,以提高曲面的显示质量;山东大学的Jingliang Peng博士讨论了一种面向特征的渐进网格无损编码方案;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的Yang Liu报告了采用二维狄利克雷流形调和技术进行频谱形状分析,导出了一种能够平衡网格表面特征以及压缩质量的网格压缩编码方法;Yong Li介绍了清华大学图形学研究小组在图像和视频编辑方面的进展,主要思想是采用径向基函数来做到了视频中图像编辑快速扩散编辑;西安交通大学的Lei Zhang报告了通过多个动态层的操纵来完成视频的绘画效果生成;武汉大学的Chunxia Xiao介绍了采用Gaussian KD-tree来加速mean shift聚类算法,进一步可做到实时的图像分割、视频风格化、网格曲面分割等多个应用;美国University of Delaware的Luis D. Lopez等人提出了从一组较少的图像中重建树木三维模型的2D-3D综合方法;日本Hakkaido University的Yoshinori Dobashi教授介绍了从单个图像中进行真实感云层模拟方法;微软亚洲研究院的Jiaping Wang报告了一种快速获取物体表面的高质量BRDF属性方法,不仅介绍了相关的采集设备和技术,还介绍了该方法在图形绘制中的应用;来自University of Delaware的Xuan Yu及其合作者介绍了该研究小组在实时景深效果绘制上进展,他们方法主要特点是主要通过在动态光场中采样和滤波,可比之前基于图像累计缓冲器等标准方法有更快的执行效率和更高的绘制质量;来自台湾清华大学的Willliam Faure和Chun-Fa Chang教授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虚拟点光源绘制方法,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采样策略来较好地改进传统交错着色方法;Princeton大学的Christopher DeCoro报告了在Monte Carlo渲染方法中通过局外点排除和中值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做后处理以提高绘制质量;德国MPI的Zhao Dong博士提出了方差软影映射法,采用统计预测方法以及自适应细分策略来提高实时软影的绘制质量;德国RWTH Aachen University的Dominik Sibbing介绍了一组如何生成河流、裂纹、闪电等枝干细节的图像合成技术;韩国Ajou University的Mikyung Kim报告了受motion graph样本合成法启发,给出了一种基于样例合成艺术笔刷的图像绘制技术;日本RIKEN的Takashi Ijiri博士介绍了针对医学图像处理应用,采用基于轮廓的交互界面来指导优化体数据分割;台湾清华大学的Shang-Hong Lai教授报告了采用流形学习方法提取个人脸部特征后实现三维夸张漫画效果的技术;浙江大学的Ligang Liu教授报告了一种利用圆球组合构建基网格曲面的方法,该方法可与商用软件相结合用于动画人物造型;法国LIRIS的Houssam Hnaidi介绍了采用融合方程交互式地构建含有特征约束的复杂地形;浙江大学的Mingliang Xu报告了一种真实感的角色行走动态实时矫正方法;来自塞浦路斯的Yiorgos Chrysanthou教授报告了与以色列Tel Aviv University在群体动画方面的最新合作工作,该工作主要侧重于采用数据驱动方法来评价群体动画中单个角色行为的质量;上海交通大学的Xubo Yang教授报告了在一种新的流体模拟方法,使得可在平滑粒子流体动力模拟系统中创建和保持漩涡细节;日本的K. Iwasaki教授报告了采用粒子系统从视觉上模拟冰融化和冻结的过程,模拟速度通过GPU加速技术可到达交互级别;来自韩国KAIST的Yongjong Lee介绍了所在研究小组在多分辨率织物模拟方面的最新进展;香港大学的Yuanfeng Zhou报告了一种高效的双胞滤波法,用以改善Delaunay三角化质量;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Tao Ju教授介绍了一种为了能弹性拟合蛋白质结构而设计的半自动直线特征注册方法;来自同一研究小组的L. Liu报告了一种简单且鲁棒的图像细化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体模型的特征骨架提取;德国Philipps-University Marburg的Michael Guthe教授介绍了一种基于感知评价的网格曲面简化方法;美国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的Aidong Lu讨论了时变数据的全自动动态可视化方法;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S. Yan介绍了采用网格变形和自适应细分方法来可视化在三维向量场中具有分形属性的奇异吸引子。
  在张贴展示环节,大会遴选出了Chi-Kang Kao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的“Representing Progressive Dynamic 3D Meshes and Applications”、西班牙Jonas Martinez (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Catalunya)的“Space-optimized texture atlases for 3D scenes with per-polygon textures”等15篇论文进行交流,众多与会者汇聚一堂,畅谈最新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学术展示与交流。
  5. 总结
  
这次国际会议受到了与会人员广泛好评,大家一致认为论文质量高,参会国际知名学者多,大会组织工作细致,程序安排合理,大会报告的论文准备充分,特别是几个特邀报告非常精彩。与会者普遍反映大会内容丰富、气氛活跃、信息量大,收获大。本次国际会议有以下特点:
  (1). 层次和水平高。大会邀请了国际上几何处理、绘制、三维几何分析和操纵方面的顶级专家来做大会报告。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投稿180篇,录用的大会正式报告论文31篇,录用率仅为17.22%。严格的入选率保证了论文集的高质量。
  (2). 参会的国际代表多,水平高。与会的国外代表45人,国内代表与国外同行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建立了学术联系。国外代表如美国的Nelson Max 教授、Hugues Hoppe博士、Holly Rushmeier教授、以色列的Arik Shamir 教授、法国的Pierre Alliez、韩国的Myung-Soo Kim对会议的组织表示了赞赏,并特发邮件表示感谢,认为这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国际会议。
  (3). 会议的引导性强。会议着重探讨计算机图形学的未来,强调计算机图形学要面向应用。尽管我国在计算机图形学的关键技术研究上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成果的转化方面不如国外同行出色。
  随着近几年来计算机图形学应用的不断深入与进展,数字娱乐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得环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计算机图形学研究发展迅速,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韩国。我国的数字娱乐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抓住时机,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大力推动研究与应用的结合,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时间:2011-11-17 16:15 点击: 次]
地址:中国·浙江·杭州·余杭塘路866号(310058)
Copyright © 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ICP备0507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