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活跃我国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的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经讨论决定创办计算机图形学和混合现实前沿研讨会(GAMES: Graphics And Mixed Environment Symposium)。GAMES会议面向广大图形学和虚拟现实研究工作者和研究生,特邀国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报告其最新发表、录用或已投国际顶级期刊/会议的研究工作,分享研究心得,研讨相关方向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首届GAMES会议将由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于2016年4月9日星期六在杭州召开,会期1天。
会议日程如下:
会议地点:杭州申花路798号紫金港大酒店7楼港湾厅
08:30—09:15 报告1:透视式头盔显示器及其评测方法
报告人:刘越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09:15—10:00 报告2:面向飞行模拟器的视景仿真系统及工具
报告人:汪国平 教授 北京大学
10:00—10:20 休息
10:20—11:05 报告3:绘制流水线的自动简化与优化
报告人:王 锐 副教授 浙江大学
11:05—11:50 报告4:数字材质外观的获取与设计
报告人:吴鸿智 博士 浙江大学
14:00—14:45 报告5:所想即所得——几何建模与处理
报告人:刘 洋 主管研究员 微软亚洲研究院
14:45—15:30 报告6:机器人探索式三维几何感知与理解
报告人:徐 凯 博士 国防科技大学
15:30—15:50 休息
15:50—16:35 报告7:可视媒体的生成、编辑和绘制
报告人:徐昆 副教授 清华大学
16:35—17:20 报告8:面向增材制造的几何模型表示与分析
报告人:杨周旺 副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会议联系人:沈琦
联系电话:0571-88206681-401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承办单位:CCF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业委员会
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3月16日
计算机图形学和混合现实前沿研讨会报告摘要及演讲者介绍
报告1:透视式头盔显示器及其评测方法
报告人:刘越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光电信息技术与颜色工程研究所所长,光学工程、软件工程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吉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有关实验室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自然人机交互、以及计算机视觉等,目前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研究成果“交互式显示关键技术及应用”曾荣获2014年度教育部发明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报告摘要:增强现实系统致力于将计算机产生的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无缝融合,增强用户对真实环境的理解,这通常需要借助能够将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实时融合的透视式头盔显示器实现。本报告将分析目前制约透视式头盔显示器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介绍我们近年来在拼接式头盔显示、多焦面头盔显示、自由曲面/波导式头盔显示、虚实融合一致性以及头盔显示畸变建模等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报告2:面向飞行模拟器的视景仿真系统及工具
报告人:汪国平 教授 北京大学
汪国平,男,1997年6月从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8月起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等,现任北京市虚拟仿真与可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信息学院软件研究所副所长,图形与交互技术实验室主任。兼任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十余年来,汪国平主要侧重在大规模分布式虚拟场景的快速重建技术方面的研究,2000年负责研制了我国第一个高速网上大规模分布式虚拟现实支撑系统,在我国大型国防工程项目中得到良好应用。近年来,主持研发了一个基于自适应离散特征化的三维造型系统,并通过研发一个基于物理的仿真引擎,主持研发了一个CAD/CAE一体化的设计优化仿真迭代系统,并在汽车设计和数字建筑设计仿真等方面获得了良好的应用;主持研发了一个超大规模分布式虚拟现实支撑平台,在国防军事、数字海洋、数字娱乐和飞行模拟器等方面获得了良好的应用;主持研发了一个基于图像的三维模型重建系统,应用于文物数字化和大规模数字城市的快速重建等应用中。
汪国平在本专业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期刊(其中包括ACM TOG、IEEE T-BME、CGF、CAGD、CAD等领域专业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有两篇论文分别在本领域顶级国际会议ACM SPM2007和重要国际会议第十届IEEE CAD/Graphics国际会议(IEEE CAD/Graphics2007)上获得最佳论文奖。申请或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2008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一),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AD与图形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15-),人机交互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13-)、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08-2015),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常务理事(2003-),北京图象图形学会副理事长(2007-),中国图学会常务理事(2015-),CSIAM几何设计与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15-),国家信息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委员(2013-),国家信息标准化委员会SC24分委会副主任委员(2015-)等。
报告摘要:飞行模拟器中的视景仿真系统在民航和军机市场上长期被国外系统垄断,不仅具有知识产权的风险,同时存在软件系统的自主可控安全隐患。随着通用航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飞行模拟器市场也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视景仿真系统由于对视景生成要求高,国内完全自主研发的视景仿真系统处于空白状态,一些飞行模拟器厂家采用游戏引擎或者开源的虚拟现实系统作为视景仿真系统的研发起点,局限性大,显示效果不佳。这里介绍一种我们完全自主研发的视景仿真系统,可以模拟大规模真实环境下的动态真实感场景,可以满足飞行模拟器对视景仿真系统的各种要求,同时介绍几种场景生成工具,可以对场景进行编辑生成,场景效果良好。
报告3:绘制流水线的自动优化
报告人:王锐 副教授 浙江大学
王锐,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浙江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2008年至今工作于浙江大学,2012-2014年在美国Cornell大学计算机学院访问。主要从事计算机绘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真实感图形绘制、实时绘制算法与绘制流水线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SIGGRAPH、SIGGRAPH Asia论文8篇。现担任国际期刊Computer Graphics Forum 的编委。2011年作为第三参与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报告摘要:一直以来,实时绘制都是图形学基本的一个研究方向。而随着近年来数字娱乐、虚拟现实等应用的发展,对于实时绘制的速度与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一趋势下,针对实时绘制所依赖的基础软硬件架构——绘制流水线,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自动程序优化的研究,围绕速度、质量、能耗等多重性能指标,构建了多个绘制流水线自动优化的框架与方法:1)跨流水线绘制阶段的着色器自动简化框架;2)自动的在线着色器简化方法;3)基于能耗的自动优化框架。本报告将介绍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报告4:数字材质外观的获取与设计
报告人:吴鸿智 博士 浙江大学
吴鸿智博士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随后师从Julie Dorsey和Holly Rushmeier自美国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于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职讲师。从2005年10月到2006年4月,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图形组做访问学生。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材质外观的采集、建模和设计。
报告摘要:本报告将首先简介计算机图形学中的数字材质外观方向,然后将介绍我们最近在基于消费级硬件的材质外观采集、正向以及逆向双尺度材质外观,和高维材质外观感知上所做的工作。
报告5:所想即所得——几何建模与处理
报告人:刘洋 主管研究员 微软亚洲研究院
刘洋,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2000年和200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及硕士学位。2008年于香港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0年于法国INRIA/LORIA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10年至今工作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图形组。研究兴趣包括几何建模与处理,建筑几何, 计算机图形学,CAGD等方向。
报告摘要:在几何建模与处理工作中,如何最佳地构造满足用户意图的结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其中用户意图的抽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结果的构造难度与自由度。本报告从几何建模,处理和建造的三个方面分别介绍我们在满足用户不同意图的三个工作:(1)从曲线网格中构造符合用户设计意图的造型;(2)曲面特征的多层次编辑及应用;(3) 自支撑网格的搭建。
报告6:机器人探索式三维几何感知与理解
报告人:徐凯 博士 国防科技大学
徐凯,2011年于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8-2010年赴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访问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几何建模与处理、数据驱动的形状分析、基于三维几何的计算机视觉等。在SIGGRAPH / Asia发表论文十余篇。现担任期刊Computers & Graphics和The Visual Computer的编委。担任GDC 2016的论文共同主席,以及SGP、PG、GMP、Chinagraph等会议的程序委员。2013年获全军优秀博士论文奖。曾获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二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报告摘要:视觉感知是机器人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三维传感设备的飞速发展和三维数据规模的加速膨胀,三维图形学正与视觉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基于三维几何的计算机视觉,为机器人视觉感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我们开展了面向机器人的探索式三维几何感知与理解研究。本报告首先对上述趋势略谈个人浅见,然后汇报我们最近开展的两项工作,即机器人室内场景自动扫描与主动式物体分析,以及基于三维注意力模型的数据驱动细粒度物体识别。
报告7:可视媒体的生成、编辑和绘制
报告人:徐昆 副教授 清华大学
徐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真实感绘制、可视媒体内容编辑与生成等方面的研究。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7篇论文发表在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3篇论文发表在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四完成人),中国计算机学会CCF-Intel青年学者提升计划资助和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报告摘要:将介绍报告人近5年在可视媒体的生成、编辑和绘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可视媒体的内容生成方面,将介绍基于草图的三维场景构建方法Sketch2Scene,三维场景自动材质贴图方法MagicDecorator;在可视媒体的编辑和绘制方面,将介绍基于球面高斯函数的解析绘制系列方法,包括各向异性球面高斯函数表达,动态光照下的毛发编辑方法、互反射效果绘制方法等。
报告8:面向增材制造的几何模型表示与分析
报告人:杨周旺 副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杨周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1993 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本科(五年制)学习,1997年提前毕业并保送在中科大数学系攻读研究生,2000年获得运筹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2 年就读计算数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2005 年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海军建筑与海洋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工业与系统工程系进行学术访问研究。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研究领域是“应用数学及交叉”,即综合运用最优化、计算科学、统计等理论为解决相关问题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发展新方法。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数据建模分析、稀疏优化、曲面造型、三维打印优化技术等。
报告摘要:传统的CAD/CAE/CAM技术及其几何表示,在实施以三维打印为代表的增材制造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和瓶颈。本报告将介绍和探讨面向增材制造的新的几何表示形式及其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