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由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科战略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浙江大学潘云鹤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沁平院士、浙江大学鲍虎军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枫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北京大学陈宝权教授、查红彬教授、清华大学刘永进教授、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童欣博士、浙江大学胡伟飞研究员、浙江大学陈为教授11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特邀报告。
浙江大学鲍虎军教授概括从主观世界到客观世界的沉浸式虚拟融合技术框架,提出其关键问题在于自然交互、精准感知、精准注册、舒适呈现,并阐述其核心研究内容。根据移动端实际性能的问题,指出云计算高速网络提供了可解决方案:通过云-端结合,计算能力显著提升,实时智能的获取和计算模拟成为可能,系统性能和逼真性大幅提升。最后鲍虎军教授介绍了以此催生的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和其广阔的实际应用场景。
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介绍了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头戴显示设备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自由曲面光学和波导光学元件,实现了穿戴无扰化的超轻薄光学透视式头戴显示系统;用自由曲面多通道拼接方法进一步增大视场角,解决了视场角和分辨率光学相互制约的矛盾,以及传统拼接方法中存在的视点畸变问题,实现了成像高清化的大视场头戴显示系统;用多焦面、光场和全息显示技术克服人眼视疲劳,实现了呈现舒适化的真三维头戴显示系统。
浙江大学陈为教授从“初心、使命、十年、展望”四个角度对此次报告进行阐明;“初心”:可视化和可视分析是人类理解数据的导航仪,通过这一手段更加清晰的展示数据内在的规律和结构,增强理解和分析效率;“使命”:分析了各领域中对可视化技术的重视程度,未来可视化技术在不同领域会有更多的需求;“十年”:展示了华人在可视化领域的研究飞速发展,可视化需求在这十年内的剧增;最后“展望”:陈为教授提出可视化+、智能+、Vis+AI,从用户、数据、智能三者的角度,探讨了可视化在未来的数据智能计算时代的新的角色,展望大数据可视化理论与应用的趋势。